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7:44:18 来源:全网瞩目网 作者:随风
很早以前,吃瓜君就计划写一个“327国债事件”的系列文章。这一想法并非凭空而来,亦非一时兴起,而是源自于内心深处对那场金融风暴无尽的好奇与震撼。究其原因,实则是“327国债事件”以其空前绝后的戏剧性,牢牢抓住了每一位关注者的心弦。在那惊心动魄的一天之内,仿佛人生的所有高潮与低谷都被压缩进了这短暂的时间框架之中,让人仿佛亲历了一场跨越生死的冒险旅程。这场事件,如同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电影,让每一位参与者或旁观者都体验到了从云端跌落谷底,再奇迹般攀上另一座财富高峰的极端情感波动。它不仅仅是一场金融市场的较量,更是一次人性、贪婪、智慧与运气的综合考验。有人在这场风暴中一夜之间实现了财富自由,有些人则失去了所有。然而,世事无常,命运多舛。这些凭借运气得来的财富,就像那夜空中璀璨的流星,虽然耀眼,却终究无法长久。那个让他们一夜暴富的“327国债事件”仿佛一个魔咒,笼罩在他们头上,挥之不去,势要将他们吞噬。二十多年后的今天,他们似乎都走向了同一个终点…… 他们身上环绕的江湖故事,满载着离奇曲折、金钱诱惑、权力斗争、血腥谋杀、绝美佳人以及宿命轮回等诸多元素,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我们,令人久久难以忘怀。下面是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: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——327国债事件1995年的春晚,那英一曲《雾里看花》红遍大江南北。中国大街小巷,人们哼唱着“借我一双慧眼吧,让我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……”,心中充满期盼。也正是在这一年,几个年轻的小伙被幸运之神特别眷顾,他们仿佛真的“借来了一双慧眼”,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个千载难逢、一夜暴富的绝佳机会——“327国债投机”。他们果断压上全部身家,一战成名。从此走上人生巅峰,成为一方大佬,在商界叱咤风云。一、引入国债期货90年代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,也吹来了股票和债券。1990年12月19日,上海证券交易所开门营业,中国式的资本市场正式开启。上交所的开业,仿佛给普罗大众开启一扇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之门,门内风光旖旎,吸引着无数民众如潮水般涌向股市的浪潮中,怀揣着把握时代机遇、追逐财富梦想的热烈期盼。那时候人们对股票热情高涨,但是对债券不太感兴趣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国家决定借鉴发达国家的交易方式,让国债更具流通性和价格弹性。1992年12月,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包括“327”在内的12个品种的国债期货合约。这“327”,便是那场震惊中国资本市场的国债期货事件的代号,它如同一道魔咒,缠绕着每一个与之相关的人,无论输赢,都似乎难以逃脱其宿命般的纠缠。二、多空对决“327”国债期货合约,对应的是1992年发行、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,发行总量为240亿元人民币。当时,通胀率居高不下,保值贴息率一直在高位徘徊。1994年,国债期货市场创建时间尚短,游戏规则不完善,管理漏洞多,允许透支交易,交纳少量保证金便可入场博弈,金额甚至可达保证金的几十倍。这使得国债期货市场迅速成为投机色彩最浓的金融交易市场,聚集的资金量远远超过了股市。1995年年初,市场风传财政部将提升“327国债”保值补贴率,以应对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压力,保护国债信用和持债民众利益。这一间接政策信号引发了市场的普遍“做多”预期。多头的带头大哥就是中经开,它联合江浙一带的一些大户,高调做多。1988年4月,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中国农业开发信托投资公司。1992年1月,改名为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,简称中经开。作为多头方的中经开认为,财政部将继续利用国债期货来提升市场流动性,因为补贴越多,民众对国债的兴趣就越浓厚。为此中经开预计327国债的最终定价将在155元左右。然而,万国证券的总经理管金生分析了国情后认为,刚把连续几年都超高的通胀率降下来,没必要再拿出16亿的资金补贴国债,紧缩银根是当务之急,所以在决策上定会采取保守策略。于是管金生仅依仗他专业的判断,并没有考虑其它随时可能发生的不确定因素,就决定让万国联合辽国发做空327,将预期价格打到144.5元。在这种博弈背景下,多头预期价格155元与空头预期价格144.5元之间的差距为10.5元。也就是说,管金生把跟财政部穿一条裤子的中经开当成了对手,赌财政部不会帮他的亲儿子。也不知是谁给了他勇气,可怜啊!果然,市场的走向并没有超出中经开的预料。财政部最终决定将“327国债”的保值贴息率提高到12.98%。消息曝出后,327国债市价急速飞涨,让做空者措手不及。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,管金生和辽国发陷入了绝境。三、孤注一掷,生死翻转中午,管金生趁着休市,找到了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,想请尉文渊救救他。老管:“能不能给我增加点持仓量?”小尉:“40万口是统一规则,要我单独给你增加,这不行!”老管:“交易所能不能发个通知?就说到现在为止上交所没有接到财政部贴息的通知。”小尉:“交易所没有权利发出这种模棱两可的通知,不行”老管:“那能不能把交易停下来?”小尉:“老管,我有什么理由把交易停下来?再拿什么理由恢复交易?什么时候恢复交易?你告诉我这个事情怎么做?”求助上交所小尉,惨遭拒绝。下午开盘后,中经开再次借利好掩杀,直接猛攻到151.98元。雪上加霜的是,在收盘前的关键时刻,辽国发的高岭、高原兄弟突然调转枪口,由空翻多,将其做空单迅速平仓并反手做多。327国债1分钟内竟上涨了2元,10分钟后上涨了3.77元。管金生手中握有大笔327期货合同,每上涨1元,就意味着他将赔进10多亿元。如果到期交割,万国证券将巨亏60亿元。万国证券总资产不过14亿,根本抵挡不住如此血亏局面,到时只能破产清算。在绝望中,管金生孤注一掷,命令万国证券疯狂做空327国债,用巨额空单砸盘,势必要将价格打下来。在收盘前的最后8分钟,用天文数字的空单向下打压国债327的价格。同时,万国用自己黄埔营业部的账号,不断接单,让天量空单不断成交。最后倒计时1分钟内,管金生更是以730万口的超级卖单,将价格直接轰到了147.4元。由于万国来势凶猛,场内多方由于来不及反应全部爆仓。彼时,场内资金总价值高达2112亿元!要知道,当时327国债总共才240亿。最终,收盘时的万国从巨亏60亿变成净赚42亿,原先喜滋滋的中经开等多家机构却出现40亿的亏损。327国债期货价格走势,可以看到最后时刻直线下跌狂喜和暴怒的情绪瞬间在上交所内爆开,有人因此一夜暴富,更多人则倾家荡产,血本无归。当时在场内陪领导的尉文渊也傻了,立即找到管金生质问。双方争执期间,无数举报电话打向上交所以及国家相关部门。四、监管一纸公告,宣判死刑夜幕低垂,上交所内灯火通明,直到晚上10点,上交所在闭门紧急会议之后宣布“当天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、无效的。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,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.30元。”这一决定让万国证券从盈利42亿元顷刻间亏损56亿元,濒临破产。5月19日,管金生以贪污和挪用公款罪在海南被捕,最终被判17年有期徒刑;同月,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。同一年,万国证券破产重组后,与申银证券合并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。此次事件也就是中国证券史上著名的“327国债”事件。五、背后黑幕上交所为什么决定取消最后8分钟的交易,理由有三:一是保证金不足。无论是万国总部开的空单,还是从营业部开的多单,都需要交保证金,不能是你自己左手倒右手就不要保证金了,正相反,你两个账户都需要缴纳那2000多万口的保证金,总共308亿。二是持仓量超标。万国本身有40万口持仓限额,就算加上借仓的50万口,也仅仅有90万口。现实中万国的持仓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一数额,应该被强制平仓。三是坐庄。不管哪方(多空),堂而皇之的坐庄,利用资金优势操纵价格走势;但是熟悉内情的人却对此愤愤不平。笑到最后的中经开,与万国同样存在保证金不足、恶意操纵价格等问题。但为何只制裁了万国一家?但当你仔细审视中经开,你就知道为什么了。因为中经开可以说是财政部的“亲儿子”,当时的董事长刚从财政部副部长的位置退下,总经理则是财政部综合司司长……而且,中经开早不进,晚不进,偏偏选在十分敏感的2月初入场,时间节点选得实在太耐人寻味。这一天,被外媒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。失败一方是利用了系统规则漏洞,技巧性操作。而获胜一方依靠的是内幕消息还是权力攀附?最终操纵权力改判了结果?事后,很多金融专家私下说:“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升息,而且一升就是5个百分点。”更匪夷所思的是,多头方盈利至少在70亿,中经开的总经理韩国春却吐槽:中经开实际盈利连1亿都不到。那么,赚的钱究竟去了哪里?据说,最后的赢家是与中经开联手的背后财团,也就是后来叱咤资本市场的魏某、袁某某、周某某、刘某等资本大佬。六、327国债魔咒正因为在此次“混战”中获取了巨额财富,才激发了他们在资本市场更大的野心。也正因为财富得来的太容易,让他们得意忘形。之后,一个个离奇的剧本不断上演,流亡、入狱、自杀、死刑……曾经牵涉其中的这些玩家,仿佛身中魔咒,登上山巅,又掉下悬崖。敬请期待后续文章:327国债事件魔咒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